柱 加 密 区 箍 筋
(GB 50011-2010)
子程序界面

技术条件
-
编制依据
-
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(GB 50010-2010)(2015 年局部修订),以下简称“混凝土规范”;
-
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 50011-2010)(2016 年局部修订),以下简称“抗震规范”;
-
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(JGJ 3-2010),以下简称“高规”。
-
程序的箍筋计算、构造符合下列规定:
-
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,且不应大于 15d,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(混凝土规范第 9.3.2 条第 2 款);
-
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/4,且不应小于 6mm,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(混凝土规范第 9.3.2 条第 1 款);
-
混凝土规范第 11.4.12 条第 2、3、4 款、第 11.4.15 条、第 11.4.17 条;
-
高规第 4.9.2 条第 1、3 款等有关规定。
-
程序未考虑的或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:
-
混凝土规范第 8.4.5 条、8.4.6 条。
-
混凝土规范第 9.3.2 条第 4 款: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 400mm 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3 根时,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 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4 根时,应设置复合箍筋;
-
混凝土规范第 9.3.2 条第 5 款: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3%时,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,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 10 倍,且不应大于 200mm;箍筋末端应做成 135°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。
计算设置
-
柱类别
-
选择柱的类别。
-
当“柱的抗震等级”为“特一级”“一级”“二级”时,可选择“框架柱”“框支柱”。
-
当“柱的抗震等级”为“三级”“四级”时,仅可选择“框架柱”。
-
“框支柱”,当设防烈度为 8 度且总高度大于 30m、9 度时不应采用。
柱截面
-
轴向压力设计值 N
-
轴压比 N/(fcA)
-
最小配箍特征值 λv
-
体积配箍率 ρv
-
截面宽度 b、截面高度
h
-
方柱边长 h
-
圆柱直径 d
加密区箍筋
-
箍筋形式
-
选择柱的箍筋形式。
-
当“截面形式”为“方形”时,可选择“普通箍”“复合箍”“复合螺旋箍”“连续复合螺旋箍”等。
-
当“截面形式”为“矩形”时,可选择“普通箍”“复合箍”“连续复合螺旋箍”等。
-
当“截面形式”为“圆形”时,可选择“普通箍”“螺旋箍”“复合螺旋箍”等。
-
垂直方向的箍筋肢数 n1
-
水平方向的箍筋肢数 n2
-
n2——水平方向的箍筋肢数。
-
当输入“n1”时,取 n2 等于 n1
材料
相关页
工程名称
构件编号
混凝土的强度等级
图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