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页 上一层 后一页

附 加 横 向 钢 筋   (GB 50010-2010)

子程序界面

更新

  • 本子程序界面的原始数据可在取代它的更新子程序当中被打开。

  • 点击本子程序界面左上角“数据”按钮旁的倒三角形下拉菜单,从中选择“在更新版本中打开”,子程序界面的原始数据将在更新的【附加横向钢筋】子程序中打开。

  • 本子程序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《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》GB/T 50010-2010(2024 年版)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。

技术条件

  • 摘要:根据集中荷载计算所需附加横向钢筋(箍筋、吊筋),或通过现有附加横向钢筋反算可承担的集中荷载。

  • 编制依据

    • 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GB 55008-2021;

    • 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GB 50010-2010(2015 年版)。

基本信息

  • 计算方式

    • 设置正算或反算的计算方式,可选择“已知 作用 求 配筋”“已知 配筋 求 作用”。

  • 限制条件

    • 设置计算的限制条件,可选择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”“仅 采用附加箍筋”“仅 采用附加吊筋”。

    • 当选择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”时,会优先使用附加箍筋来承担集中荷载 F。在长度 s 为 2h1+3b 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设置箍筋。若仅使用附加箍筋时承载力不足,再考虑由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共同承担集中荷载。

参数

  • 集中荷载设计值 F

    • F—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,作用在梁的下部和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(kN)。

  • 附加箍筋每侧的根数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两侧附加箍筋每侧的根数。

    • 仅当“计算方式”选择“已知 配筋 求 作用”,且“限制条件”不为“仅 采用附加吊筋”时可用。

  • 附加箍筋的直径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两侧附加箍筋的直径(mm)。

  • 附加吊筋的根数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处附加吊筋的根数。

  • 附加吊筋的直径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处附加吊筋的直径(mm)。

    • 仅当“计算方式”选择“已知 配筋 求 作用”,且“限制条件”不为“仅 采用附加箍筋”时可用。

  • 次梁截面宽度 b次梁截面高度 h

    • b、H——分别为次梁截面宽度、高度(mm)。

  • 主梁截面高度 H

    • H——主梁截面高度(mm)。

构造

  • 附加箍筋的肢数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处附加箍筋的肢数。

  • 附加箍筋的间距

    • 输入设置在集中荷载处附加箍筋的间距(mm)。

  • 附加吊筋与梁轴线间的交角 α

    • α——附加吊筋与梁轴线间的交角(°)。

    • 当输入“自动”时,根据主梁截面高度 H 确定交角 α 的值。若主梁截面高度 H 大于 800mm,α 取 60°;若不大于 800mm,则取 45°。

材料

  • 附加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附加吊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

  •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

    • as——受拉区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(mm)。


相关页


图例

  • 当按下位于子程序标题栏下方的“图例”按钮(使其处于按下凹陷状态)以选择显示图例时,在子程序计算结果的首行位置将自动插入相应的图例。

  • 可将鼠标移到下列相应图例上单击右键,选择“复制”,然后在子程序计算结果中将光标定位到目标位置后单击右键,选择“粘贴”。

 


模块信息

  • 子程序编号:MID198。

  • 功能编号:FUN025。

  • 发布版本:V2023.02.2640,发布日期:2023-02-17。

  • 取代:MID169。

  • 被取代:MID225。